最近的市场脾气有点阴晴不定,三天两头地换脸色。从风格上看,大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行业上来看,又是白酒、医药、新能源、周期……城头变幻大王旗。
在风格来回变换的市场里,我们要避免哪些错误的行为呢?
一、关心则乱,频繁查看净值、排名
巨大的市场波动率带来的另一个副产品,是投资者对于收益不切实际的预期。可能每天10%的涨幅才能满足部分投资者那挑剔的胃口。
在市场行情较好,50%以上的年收益比比皆是,投资者若以此为“锚”,希冀50%的年化收益就不切实际,容易在市场退潮时希望“落空”,拿不住基金。
不少基民持基过程中,过于关注短期排名,如果持有基金排名下降,收益略有落后,就立马换成其它热门基金。
不过,仔细研究长期收益优秀的基金,会发现他们的年化收益率可能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样突出,约莫处于14%-25%之间。可是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的传奇投资生涯里,年化收益率也就是20%出头啊。
现在回过头来看,值得长期持有的基金短期排名并不靠前,但它们在牛市里能跟得上市场上涨,在熊市里能较小控制回撤,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才在投资长跑中获胜。
所以,权益市场波动大,某一年的超高收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是市场常态。可观的长期回报也是通过时间的积累,在复利的作用下产生的,太在意短期回报反而会得不偿失。
选对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人后,接下来就需要基民保持良好心态,目光长远,耐心一点,不被一时的涨跌干扰判断,对自己精选的好基金长情一点;给管理人充分的时间贯彻其投资理念与策略,慢慢浇灌出高收益。
二、因“短期波动”放弃“长期持有”
回顾A股历史,虽然期间伴随着无数大小波动,但长期趋势向上,且长期带来的投资收益并不低。随着“买股不如买基金”被更多人认可,足见偏股型基金长期的赚钱能力更为突出。但仍有个别客官“明明基金在赚钱,但怎么我却亏钱?”,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买在了阶段性的高点,卖在了阶段性的低点,没有“长期持有”坚持到下一个阶段性的高点。
不要因为短期市场的上涨或下跌,来干扰自己的长期投资逻辑。不要因惧怕波动而频繁交易,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后,却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可以做到理性看待市场涨跌后,反而会有更改好的心态应对,能够利用市场波动,赚取更高的收益。在低位时敢于布局更多份额,一旦市场上涨将更容易回本盈利,优于一次性的持有体验。
三、跟随市场热点频繁切换基金
市场经过2019和2020两年的上涨,所带来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不少新的投资者选择公募基金作为自己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选择。然而,市场并不会一直上涨,也不会一直下跌,过去的表现并不能简单线性外推至眼前和未来。
尽管我们对于降低今年的收益预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结构化的行情依然对我们的基金投资体验带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比如,结构分化的行情下,可能会出现市场部分板块短期异军突起,这种局部大涨如果和我们手里持有的基金净值表现不一致,就难免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毕竟,如果大家都不涨还好,但如果自己持有的基金涨得没有别人快或者没有起色,就非常容易焦虑并对手头上的基金产生质疑。
但是当市场风格发生改变时,主动管理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也会采取调仓换股等主动策略,减少风格切换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基民来说,没有必要因为市场风格切换而轻易更换基金。一方面,普通投资者把握机会的效率和踏准节奏的准确度往往不及专业投资者;另一方面,“风口”出现往往意味着一个板块或者主题已经有所表现,再进去布局可能成了追涨。
不过,不更换基金也不意味着你拿着一只基金不闻不问就好了,基民朋友们可定期检查自己的账户配置是否均衡,比如不集中压注于单一成长风格或者价值风格。如果你在科技成长风格类基金上配置比例很高了,可以考虑将部分仓位转移到价值蓝筹,以平衡持仓风格。市场风格比较难测,但是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风格的优质基金,可以提升投资胜率。
(文章整理自中泰资管、睿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