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3年,权益市场走弱下,ETF规模却逆市增长。在复盘近年国内外ETF的发展趋势,重点跟踪2023年的变化后,中金对ETF行业后续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能为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判断提供一些参考,以下为部分观点。
国内ETF市场规模逆市上行
规模逆市上行,万亿市场扬帆。虽然2023年权益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但资金大量流入下,以权益型产品为主的ETF规模逆市增长,较年初大幅增长27%。结构上,股票型ETF规模明显提升,增速加快;债券型ETF规模延续高增速;商品型ETF规模在黄金行情下实现上行。
宽基及Smart Beta产品发展迅速。2023年宽基与Smart Beta产品规模分别增长48%与59%,受益于红利产品领先表现带来的高关注度,Smart Beta产品规模涨幅最为明显;伴随着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提升,跨境产品规模和占比均刷新历史新高;在行业板块快速轮动、缺乏板块主线的市场中,行业主题产品规模虽有增长,但占比下行明显,整体下降4.7ppt。对于行业主题产品,医药主题产品规模占比提升相对明显,而金融地产和制造主题产品规模占比下行靠前。
集中度小幅上行,资产各有侧重。2023年在资金向头部宽基指数集中的背景下,集中度小幅反弹。在产品布局上,各家管理人侧重产品各有特色,不仅包括均衡布局的“超级卖场”,也有着注重部分赛道的“精品店”。
产品发行热度处于近年中位,宽基和央企国企主题产品受到关注。权益市场表现平淡带来基金发行难度上升,市场被动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相对2021年高点回落,处于近年中位。2023年新发产品中,差异化宽基产品仍受到关注,包括科创100和深证50,分别是代表着科创板中盘和深证市场龙头标的。行业主题中,央企国企产品发行规模领先。
国内市场的宏观趋势
中金认为,2023年ETF规模逆市上行,主要源于:1)指数2023年表现优于主动,被动产品配置价值相对提升,指数基金受到更多关注;2)指数估值表现对产品具有较强指导性,当前主流指数估值已处于近年低位,指数投资胜率得到明显提升,资金大量入场布局低位估值带动了指数基金的规模上行。
中金认为,主被动产品的相对强弱主要取决于投资主线的清晰及共识的出现,投资主线的出现催生主动产品行情。虽然当前公募持仓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但由于集中度上反转的信号并非强烈,因此判断2024年主动基金或难以相对指数产生明显超额。
近年宽基增长快于行业主题,中金认为,主要是行业轮动速度过快及投资者结构发生变化两方面因素所致。根据估算,2023年行业轮动速度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很难捕捉到相关板块的行情,赚钱效应整体较差。而风格轮动的速度处于合理水平,因此低市场估值下,投资宽基产品的确定性相对较强。中金预计,若2024年宏观环境未出现明显变化、行业未出现明显投资主线,宽基产品的资金流入速度或仍将高于行业主题ETF。
对于持营VS首发,未来应看重哪个,中金认为,近年ETF规模的增长多源于存量产品,新发规模占比收缩。重首发、轻持营格局悄然转变,基金公司若仅以首发为重,未来伴随着产品的差异化布局难度加剧,持续壮大管理规模将存在难度。但由于产品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产品的发行时间和规模对后续排名解释力度强,产品首发仍需关注。
未来ETF市场的布局空间
在当前ETF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资赛道日益拥挤的背景下,中金认为未来ETF市场仍存在不少布局空间。分产品类型看:
► 宽基产品:多维度切分和聚合寻找布局思路。宽基产品的编制思路往往有三个维度,包括市场差异、规模差异和风格差异。通过各维度的拆分和叠加,可以有效寻找布局思路。如我们认为对于科创板而言,当前全板块和小盘风格产品仍具有产品布局空间;类似的,对于创业板而言,目前仍未有小盘风格产品;对于科创创业而言,中小市值风格产品存在布局空间。
► 行业主题:抓住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一方面可通过横向和纵向挖掘,重点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方向,其中像高端制造、技术创新、我国影响力提升的产业领域和顺应消费者需求结构性变化的关键赛道具有布局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中层层梳理投资思路;最后,主题型产品的灵活性相对更强但难度较大,前瞻性的主题布局也具有价值。
► Smart Beta:让产品更加“Smart”。可从母指数选择、因子选择和指数设计三个维度入手,母指数以宽基为主,也可关注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行业指数,整体可以考量以热门指数为基;因子选择中关注因子纯度和超额收益的获取能力,成长价值产品仍存在较大空间;指数设计上关注定制化指数机遇,特别是对于产品布局偏晚未取得先发优势的管理人,凭借指数优势或可实现产品的弯道超车。
► 跨境产品:市场更“广”,领域更“宽”。可以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市场上更“广”,积极布局其他市场机会,特别是弹性较强、维持高经济增速的市场,抓住新兴市场发展机遇;领域上更“宽”,拓宽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海外ETF发行思路,特别是在布局的过程中,应围绕相关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产业的景气将陪伴指数共同成长。
► ESG:可持续趋势带来发展机遇。可以考量议题与指数优化两条思路:1)议题角度,关注对应ESG议题的纯度,通过ESG策略与Beta结合的方式组合;2)指数优化角度,可以考虑新的加权方式,如限制ESG指数与母指数间跟踪误差的同时最大化ESG得分,这样能够在指数表现与母指数保持接近的同时提升组合ESG得分,这样从主流宽基指数向表现相近的ESG指数迁移的成本较低。
(中金量化及ESG ,作者朱垠光 胡骥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