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30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1-30 09:59:15来源:上证基金宝
节后第一周,富国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启动新基发售。从产品类型来看,新发基金主要为权益类产品,包括了6只混合型基金、6只QDII基金、2只债券型基金,以及一些商品类、指数型基金。

  【基金要闻】

  春节假期后首周 17只新基金连发

  Choice数据显示,节后第一周,富国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启动新基发售。从产品类型来看,新发基金主要为权益类产品,包括了6只混合型基金、6只QDII基金、2只债券型基金,以及一些商品类、指数型基金。

  从1月整体的新基募集情况来看,尽管遇到春节假期,总募集规模不算大,但权益类基金的首募规模占了近“半壁江山”,且混合型、股票型新基金的成立数量也占比过半。(上海证券报)

  “吃药喝酒”卷土重来 偏股型基金大幅加仓

  1月28日,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基本披露完毕。与三季度末相比,公募基金四季度大幅加仓,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股票仓位较三季度末整体提升4.32个百分点。

  尽管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仍位列第一、第二大重仓股,但基金持仓结构已悄然改变。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曾经风头无两的新能源个股逐淡出,“喝酒吃药”个股卷土重来。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中国中免等五只消费股占据半壁江山,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两只医药股位列其中。隆基绿能退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且继三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减持该股后,四季度,公募基金继续大幅减持,隆基绿能连续两个季度成为被减持市值最高的个股。(中国证券报)

  紧扣经济复苏主线 基金进攻方向渐次展开

  日前,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经济复苏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具体的方向将围绕着消费、高端制造、地产、大安全等展开。在结构性机会增多的市况下,选股和踩准节奏将成为超额收益的“胜负手”。(上海证券报)

  公募基金明显加仓 基金经理瞄准结构性机会

  最新披露的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分别较去年三季度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和4.32个百分点。为应对行情变化,部分基金经理在去年四季度对持仓结构进行了明显调整,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获公募基金加仓幅度最大。

  从行业配置看,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获公募基金加仓幅度最大,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公募基金对二者的配置比例分别提升了1.3%、0.38%。此外,公募基金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配置比例从去年三季度末的1.65%提升至四季度末的1.96%。与此同时,采矿业被公募基金减持0.41%。(上海证券报)

  贵州茅台蝉联基金头号重仓股 基金减持新能源加仓医药计算机

  最新披露完毕的2022年基金四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贵州茅台依然是基金头号重仓股。从重仓股的行业变动情况看,2022年四季度,基金加仓了计算机、医药等行业的龙头股,减持了新能源细分领域龙头股。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主要分布在消费品及服务、信息技术、医药和新能源等几大行业。

  去年四季度,医药板块否极泰来表现抢眼,恒瑞医药、康龙化成、通策医疗等医药龙头股重回基金前50大重仓股队列。截至去年底,基金共持有8只医药股,除了上述三家新增公司以外,还包括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和爱美客。(上海证券报)

  逾5000只基金遭遇清盘 小私募生存艰难引关注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超500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遭遇清盘,其中绝大部分遭遇清盘的产品来自于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私募。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在渠道方面较为弱势,小私募大多设置了预警线和清盘线,因此在去年的市场调整中清盘产品明显增多。未来随着行业“扶优限劣”持续升级,私募优胜劣汰将不断提速,小私募需在业绩与风控上双管齐下,方能跟随行业发展大势而发展壮大。(上海证券报)

  【基金大数据】

  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03万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2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7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共有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03万亿元,较2022年11月底减少约3500亿元。(中国证券报)

  受益反弹行情 公募基金四季度盈利超700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718.05亿元。权益基金、QDII基金成为盈利主力,债券型基金则表现不佳。值得一提的是,多只权益基金净值强势反弹,走到盈利榜单前列。

  自去年11月至年底,权益市场快速反弹,从基金净值表现来看,300多只权益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受益于此,权益基金一举扭转了三季度大幅亏损的局面。具体而言,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盈利接近200亿元。

  同样大幅扭亏为盈的还有QDII基金。去年三季度,QDII基金亏损460.56亿元,四季度则实现盈利343.52亿元。除此以外,货币型基金、商品型基金均实现正收益。其中,货币型基金盈利453.32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减少近20亿元,商品基金盈利21.82亿元。(上海证券报)

  【基金新观点】

  兴业基金钱睿南:关注高端制造、医药、消费修复三大板块

  1月28日,兴业基金基金经理钱睿南发表观点称,当前依然是比较好的配置时点,在内需复苏和信用周期发力之下,预计2023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较2022年会有明显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也有望跟随盈利复苏而扩张,结合目前A股整体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和较高风险溢价水平的环境中,市场有望迎来修复。

  与此同时,2023年巿场机会将明显增多,新的方向和趋势正在酝酿,他尤其看好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主线下的高端制造和配套服务业,需求确定性复苏和政策环境好转共振下的医药行业,消费行业的修复也同样值得期待。(中国证券报)

  中信保诚基金吴昊:2023年A股关注三个方向

  日前,中信保诚基金研究部总监吴昊发表观点认为,2022年导致市场系统性调整的重要风险因素均已发生变化,且得到了市场交易的认同,因此对2023年市场整体保持乐观。2023年或可关注三个方向:一是低估值加困境反转,修复弹性较大,包括地产链、通用机械。二是积极财政方向,包括发展和安全。三是美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利好长久期资产、成长风格资产、金融属性较强的资产,如黄金等。(中国证券报)

01月30日基金要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