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午后,三大股指持续拉升,上证指数重返4000点之上,创业板指涨近3%创年内新高。盘面上,创业板、科创板表现活跃,新能源、光伏、储能等板块领涨,带动相应指数基金斩获亮眼表现。
其中,龙头效应较强的创业板50ETF富国(159371)收涨12.29%,全天成交1227万元,换手11.68%;创业板ETF富国(159971)、创业板增强ETF富国(159676)涨幅均涨近3%,双创50ETF(588380)涨2.58%,创业板200ETF富国(159571)跟涨1.18%。
创业板50ETF富国跟踪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指数聚焦“新质生产力”,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占比38.16%,以下同)、通信(18.1%)、电子(13.21%),前十大权重股覆盖宁德时代(24.34%)、中际旭创(8.21%)、东财财富(7.98%)、新易盛(7.57%)、阳光电源(5.57%)、胜宏科技(4.11%)、迈瑞医疗(3.17%)、亿纬锂能(2.70%)、同花顺(1.79%)等科技企业,软硬兼修,成长风格显著,在反弹市场中更显“先锋”风采。
有分析认为,创业板指作为中国新兴产业的潮头,在各时代中成为成长主线的锚点与起点,有望成为增量资金追入的核心舞台,且由于均衡化的赛道分布,居民资金流入行业ETF有望使其持续受益。
相关机构表示,岁末年初,顺周期关键催化时机未到,科技成长产业趋势催化更集中的格局未变,A股有效突破最终还是要等科技引领;从性价比来看,A股总体的赚钱效应已回落至中低位,调整波段已接近尾声;同时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扩散指标已回落至低位,“高切低”行情短期性价比已不高,科技成长板块的吸引力出现阶段性凸显。
基金经理金泽宇认为,着眼未来,在减少资本开支的大背景下,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产能过剩情况均有望持续好转,企业盈利有望逐步改善。与此同时,在中美谈判持续推进和国内外AI模型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有望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