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要闻】
上调评级至超配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股票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3月以来净流入额超3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连续3周净流入额超百亿元。多只海外中国股票基金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今年2月,包括贵州茅台、平安银行、宁德时代、中国中免在内的多只股票获得大幅加仓。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更旗帜鲜明地表示,其已将中国股票评级调高至适度超配。
截至4月4日,北向资金3月以来净流入额达323.7亿元人民币,叠加今年1、2月1412.9亿元和92.58亿元净流入额,今年以来外资“扫货”金额已超过1800亿元。同时,截至4月2日当周,北向资金也已连续3周净流入额超百亿元。(上海证券报)
机构对AI概念分歧加剧 业绩能否兑现将成关键因素
近期,随着AI相关概念股持续爆发,机构间的分歧开始加剧,还有部分私募创始人在社交平台上各抒己见。从资金流向来看,对于一些涨幅较为强势的股票,机构正在获利了结。此外,ETF素有机构资金风向标之称,计算机ETF、传媒ETF等近日亦遭遇较大赎回。在多家基金公司看来,后续TMT板块波动或加剧,上市公司业绩将成为关键考量因素。(上海证券报)
机构投资者“选基”好眼光 胜率和控制回撤均更胜一筹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披露结束,基金持有人结构也随之浮出水面。
从数据统计结果看,机构投资者明显更倾向于低波动稳健的产品,而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权益类基金比个人投资者胜率要高,且回撤控制上表现更好;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会在市场低点时借道宽基ETF(交易型指数基金)入市,低位布局反弹机会。这些行为特征与机构更加注重安全边际、更加偏好风险控制优良的风格有关,对于追求长期收益的基民而言,或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证券时报)
持有自家产品规模上升 公募员工偏爱C类份额
截至2022年末,基金管理人员工持有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超过129亿元,较前一年年末增长3.65%。其中,多只明星基金产品普遍获得自家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的偏爱。
从非发起式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基金管理人员工2022年末的平均持有比例为0.77%,较2021年有所提升,并且在C类份额中,基金管理人员工的持有比例普遍更高。对于此现象,第三方人士表示,基金管理人员工出于自身对市场的判断,有时可能更倾向于短期持有基金产品。(中国证券报)
基金公司业绩分化 头部企业成盈利主力
截至4月3日记者,已有超30家基金公司经营业绩在A股公司年报中披露。整体来看,尽管2022年权益类市场频繁波动,但头部基金公司依然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易方达、工银瑞信、华夏、广发等基金公司2022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则出现明显分化,“逆市强增长”与“业绩大缩水”并存。
受访人士表示,与头部基金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受限于自身有限的资源,通常会在部分优势方向集中投入。因此,当市场特征与其重点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业绩分化、收入锐减的情形。预计未来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仍将延续。(经济参考报)
【基金新观点】
鹏华基金闫冬:未来油服产业有望迎来量利双升
近日,鹏华基金油气ETF拟任基金经理闫冬表示,受疫后原油供需趋紧、原油价格中枢提升以及行业资本增补上游开支意愿回升等影响,未来油服产业有望迎来量利双升,在这样的大逻辑下,行业整体配置价值凸显。
具体到投资价值上,随着新一轮央企改革的开展,油气央企未来具有较强的高分红、低估值蓝筹特征。此外,“三桶油”从PB-ROE(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储量价值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估值相比,估值偏低,相对成长空间充分。(上海证券报)
兴业基金邹慧:“经济复苏”主线下市场风格或趋于均衡
日前,兴业基金权益研究总监邹慧发表观点称,今年潜力释放的过程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他预计短期内宏观政策环境偏暖不会发生变化,全年或将处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的接力跑之中。
邹慧坦言,今年市场的整体机会肯定好于去年,所以从仓位上整体会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具体配置上,结合对今年市场和行业的研判,他最为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偏软的、有政策支持的信创以及新技术应用(如ChatGPT、AIGC等)的方向,涉及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二是受益于产能供需缺口的上游商品,涉及有色、钢铁、煤炭等行业。(中国证券报)
永赢基金万纯:医药复苏及创新主线有望贯穿全年
日前,永赢基金指数与数量投资部负责人、医疗器械ETF基金经理万纯发表观点称,今年2月以来医药板块的调整,主要问题不是出在基本面,而是市场的资金风格及风险偏好所致。万纯认为可以再次强调医药板块的关注价值。当前位置,医药行业迎来了新的上行周期,一方面,医保结余率逐渐攀升,医保控费的压力逐渐缓解;另一方面,药品集采已经进行了八轮,对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冲击最猛的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甚至来说现在很多行业已经集采出清。这种情况下,行业的政策周期有望迎来大的拐点。(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