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见的“看排名选基金”
较多基金投资者倾向于“看排名选基金”,认为过去业绩靠前的基金更加优秀。该方法的好处是简单便捷,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
1.基金经理更换。做出优秀历史业绩的基金经理已经离开,现任基金经理能力未知;
2.行业赛道型产品。因赶上风口而短期业绩靠前,但未来环境变化后业绩未必能持续;
3.阶段性超常发挥。一些基金耀眼的长期业绩,主要来自于某一段时间的超常发挥,其余时间里都表现平平甚至差强人意。
02 对基金经理的综合业绩做比较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基金经理来克服。目前天天基金、万得、韭圈儿等软件上都开发了基金经理指数,会把该基金经理历史上管理的全部产品拼接在一起,做出综合业绩曲线。
这个方法虽然可以跟住基金经理,但无法回答“投资时具体选哪只产品”的问题,另外也可能忽略一些“偏科”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某行业主题产品表现持续优异,但管理的其他类型基金业绩不佳)。
03 将单只基金产品作为抓手
可以先对单只基金做分类和打分,然后把同人管理的不同类型产品分类汇总,比如消费主题、科技主题、全行业选股……尤其注意要把行业赛道型的基金区分开。
这样既可以得到基金经理在不同类型产品中的表现(用于和其他同类基金经理做比较),也可以得到他管理的不同产品的情况(用于确定具体的投资产品)。
04 考虑时间维度的信息
先把时间划分成若干段,在每一段上对单只基金做分类与打分,然后对同一时期、同一人管理、同一类别的产品汇总,得到该基金经理在这一段时间的得分,再把多段时间的结果汇总,得到基金经理从业以来完整的比较结果。
这样既可以看到基金经理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他的进步、退步、扩圈、缩圈,也可以识别出基金经理某一期的超常发挥导致的长期业绩虚高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1.在连续几段时期都比较普通的基金业绩,可能连起来看表现出众,因为有复利效应;一些基金经理的左侧布局也需要时间才能反映在业绩上。因此在拆分评估期时,不仅做小段的时间拆分(比如每季),还做中段与长段的时间拆分(比如每半年、每年)。
2.对于存在风格转换的基金经理,更关注转换前与转换后小段的业绩比较,对于比较专一的基金经理,则小中长段都看。
3.对各小段业绩波动巨大的基金经理需要谨慎,对各小段表现平平但是长段里表现出色的需要重视。
4.如果是行业赛道型基金,还可以挑出历史上对应行业牛市、熊市等特殊时间段,分别进行比较。
05 总结
最后的基金比较法可以用三个“结合”来概括:
1.“人基”结合(既会在基金产品之间比较,也会在基金经理之间比较);
2.“横纵”结合(横是看同类排名,纵是看随时间的变化);
3.“长短”结合(在看时间上的表现时,会按照短、中、长不同的时期分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