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销售费率改革正式落地。历经两年推进,公募行业实现了从管理端到销售端的全链条费率下调,以真金白银为投资者让利。
经测算单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年可为投资者节省超千元费用,行业累计年让利规模更是突破 500 亿元,对投资者与行业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
三轮“组合拳”:从管理到销售全面降费
此次第三阶段费率改革与前两阶段改革形成 “组合拳”,实现了基金全链条费用的系统性下调。此前,第一阶段改革已针对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进行调整,将其从 1.5%、0.25% 降至 1.2%、0.2% 以下;第二阶段则聚焦证券交易环节,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明确被动股票型基金交易佣金费率不超过 0.26‰,其他类型基金不超过 0.52‰。而第三阶段改革则直指销售环节,重点调降认购费、申购费(新基金为认购,老基金为申购)、销售服务费,并优化赎回费制度,进一步打通了让利投资者的 “最后一公里”。
多维度降费:主动权益类基金成 “最大赢家”
从具体降费效果来看,不同类型基金因原费率结构差异,为投资者节省的金额呈现明显分化,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因原费率较高,成为此次降费的 “最大赢家”。以下以 10 万元投资金额为基准,测算出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一年最多省 1050 元。
A类份额(适合长期持有,购买时需交申购费):
改革前:申购费 1.5%(10 万交 1500 元)+ 管理费 1.5%(1500 元)+ 托管费 0.25%(250 元),一年总共交 3250 元。
改革后:申购费降到 0.8%(800 元)+ 管理费 1.2%(1200 元)+ 托管费 0.2%(200 元),一年只交 2200 元,年节省1050元。
C 类份额(适合短期持有,免交申购费,每年需交销售服务费):
改革前:销售服务费 0.6%(600 元)+ 管理费 1500 元 + 托管费 250 元,首年交 2350 元。
改革后:销售服务费降至 0.4%(400 元)+ 管理费 1200 元 + 托管费 200 元,首年交 1800 元,首年节省 550 元。
若持有年限超过 1 年,因不再收取销售服务费,第二年起一年只交 1400 元,年节省金额增至 950 元!
类似方法测算,10 万投资额基准下,主动管理混合型基金A 类份额一年最多省 1350 元,C 类份额最多年节省950元;债券型基金基金A类份额一年最多节省500元,C类份额一年最多节省400元。
降费:“理财红包”利于长期投资
对于行业长期发展而言,此次费率改革是一场 “范式革命”。盈米基金认为,改革将推动公募代销行业从 “规模驱动” 转向 “服务驱动”,倒逼机构回归 “买方本源”,更注重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国泰基金则指出,系统性降费不仅能通过降低持基成本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还能吸引更多居民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引导投资者摒弃 “追涨杀跌” 的短期心态,提升投资获得感,最终推动行业形成 “产品业绩 — 公司口碑 — 盈利能力” 的正向循环。
经济学家余丰慧强调,从长远来看,公募费率改革是实现投资者与行业 “双赢” 的关键举措:对投资者而言,降低了投资成本,提升了长期收益空间;对行业而言,有助于优化生态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符合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利益。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纠结太多专业术语,记住两点:一看费率性价比,二是尽量长期持有,既能节省赎回费,也能更好地享受基金的长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