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吴兴武:医药估值进入合理区间 关注四大细分赛道

2021-11-29 08:42:30来源:上证基金宝

  短期:医药估值进入合理区间关注四大细分赛道

  问: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出现回调。您如何看待明年的表现?

  吴兴武:今年,医药板块出现调整,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不太高的位置。从时点来看,12月是布局新一年的节点,投资者按照企业明年的盈利预期来定价,可能会有估值切换行情。我认为,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到了阶段性的底部区域,继续向下大幅波动的概率比较小。

  问:今年医药板块分化比较明显,您看好哪些细分领域,逻辑是什么?

  吴兴武: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景气度最高的还是CXO,即药品研发外包服务板块。通过观察一级市场融资数据,我们认为,板块整体表现比较健康,明年预计还能有较好的盈利表现。

  其次,对医疗服务或具有消费属性的医药行业,我们中长期持乐观态度。虽然它们不像CXO的阶段性爆发性那么强,但医疗服务行业尤其是从竞争中走出来的医疗服务行业,契合了消费升级的本质属性。对大多数人来说,健康领域的支出也是一种消费,是对健康更高水平的追求。医疗服务头部公司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经营能力和独特的竞争壁垒。因此,综合需求和供给来看,医疗服务和消费属性的医疗子行业会是不错的赛道。

  第三,具有核心研发力的创新药。挑选创新药公司,尤其是中小体量的创新药公司,阶段性的催化力很重要。我们会寻找已有核心研发力,在长周期内有更丰富药品管线的公司,它们有可能从短期爆发性企业演化成长为具有持续性的创新药公司。

  第四,则是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公司,这一类公司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积累,因而我们的持仓周期往往会更长,稳定度也会更高。

  问:您怎么看港股医药板块,和A股有什么相似或区别吗?

  吴兴武:港股医药板块和A股的相同之处在于,因为都是药品公司,研究方法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客观来讲,港股公司创新性更强。创新性是中性词,好的才叫创新成功,创新不好,还不如传统公司。对于中小体量的创新公司需要关注阶段性节奏,比如对药品在临床阶段的数据进行更紧密的跟踪,这是biotech公司投资的特殊性。

  问:您对港股创新药更关注阶段性投资机会吗?

  吴兴武:是的。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不关注港股创新药的长期投资价值。作为基本面研究选手,我们非常关心港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但是,从客观数据来看,港股创新药公司的股价波动比较大,这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去应对。基于此,我觉得一方面要加强波段操作,对买卖节奏要有更好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要有长期思维,要选长远优秀的公司,这对研究的要求很高。

  长期:双重属性助力长线投资创新性构建企业护城河

  问:您对医药板块中长期的发展怎么看?

  吴兴武:我们中长期看好医药板块的发展。

  第一,需求端来看,医药具有消费属性,和国内产业的发展方向吻合。中国是全球最有优势的经济体之一,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持续提升。

  第二,供给端来看,医药行业带有科技属性,容易让优秀企业形成一定的壁垒。医药的细分行业较多,企业之间的差异也大,好企业通过技术研发积累,可以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这也是行业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逻辑。

  问:大部分医药细分行业都会受到集采等政策的影响,您如何规避这一方面的风险?

  吴兴武:常识来讲,品牌消费是时间的朋友,时间越长,积累的品牌效应越强,被颠覆的可能性越小。但在某种程度上,医药“并不是时间的朋友”,例如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都存在类似问题。

  药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开始属于创新药的药品,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同行仿制,从建立市场认知到放量生产,再到仿制药出现,然后进行价格战,也就五六年的时间。我们希望寻找能不断推出创新药的企业。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企业的辛苦是持续的,必须不断往前学习、进步才行。

  医疗器械也比较类似,我认为值得投资的是拥有持续推陈出新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和仿制药降价一样,国家会对较陈旧的品类压价,但对较为创新、有差异化的产品给予一定程度的价格保护。因此,我们要选择能不断做出新产品的企业。

  总的来说,虽然单个产品不是时间的朋友,但是具备进化能力的企业是时间的朋友(上证报)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

018124

近一年涨跌幅

+96.23%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

014283

近一年涨跌幅

+104.33%

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

014275

近一年涨跌幅

+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