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最终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上。高质量发展从两个重要维度出发,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推进“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远景目标,关键在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策调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本市场向新经济倾斜,A股市场周期性特征正在弱化,与宏观总量的相关性进一步下降。股市的慢牛格局将继续由结构性机会引领和推动,同时警惕海外尤其美国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经济增速中枢下行,越来越多产业从增量转为存量博弈,上下游竞争利润分配。同一环节上拥有稳定产能的龙头企业优势提升,产业链上拥有关键技术、处于产能瓶颈环节的享有更多定价权。近期的能耗双控、限电限产也放大了上下游利润分配的效应。此轮限电限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能耗双控不是近期才有的政策,早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已经明确,今年上半年部分省份没有完成降耗指标,在临近四季度的时点加码限产限电、突击“补作业”。其次,今年电力供需较为失衡,风电水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幅不及往年,而占3/4发电量的火电也面临缺煤,国内合法产能有限、进口煤炭受阻,煤价飙升,造成电力供应不足。
限电限产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著的,9月工业生产大幅下滑、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生产高耗能的工业品大幅涨价造成PPI高企。自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到“运动式减碳”以来,各方重视程度有限,直到近两周部分省市对居民限电,引发了各方关注,才使得各方将保供稳价放到第一顺位。
目前看,各方对涨价的举措主要以预期管理为主,辅以提高交易电价上浮、督促煤企增产、调节区域间不平衡供应等手段,真正解决煤电供给短缺还需要实质性通过产能释放和加速进口来实现。短期看部分工业品涨价已经对中下游产生挤出效应,对需求端产生反噬,而企业停产又会影响到就业和居民收入,间接影响民生和消费。
国庆假期前最后一周,市场波动较大,国内情绪谨慎,美股受财政问题和滞涨预期也有所回调。A股分化严重,市场风格由中小盘向大盘轮动,上证50、沪深300在食品饮料的带动下收涨,而以周期为主的中证500/1000、红利指数大幅收跌,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建筑等周期板块延续上周的跌势,而商品继续上涨,和我们前期判断一致。
商品和周期股逆向而行,由于商品价格受限于供需失衡的现实,更跟随短期现货价格走势,而周期股更多定价远期盈利预期和涨价空间。在国常会表示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大宗商品涨价问题后,各方力量开始紧急落实保供稳价举措,稳住商品涨价的预期。供给短缺带来的涨价预期来得快去得也快,四季度将很快看到商品供需的边际改善和涨价的放缓,打破周期股上涨逻辑的演绎。而消费板块在当下依然面临较弱的基本面,其反弹有资金博弈成分,也有对“滞涨”环境下必选消费品占优的逻辑,但趋势性上涨还需等待消费回暖。(朱雀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