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上周(3月17日至3月21日)的ETF市场中,15.44%的产品周涨跌幅为正。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持续披露,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长线资金的持仓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布局方向看,业绩向好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受到机构青睐。
机构普遍认为,多重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行情可期。具体配置上,科技、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受到高度关注。
2月27日,大消费板块展现逆势上涨的韧性,食品ETF大涨3.47%,领涨所有股票型ETF,香港消费ETF、食品饮料ETF、消费30ETF、饮食ETF等多只消费主题ETF大涨超2%。
截至2月18日,代表港股科技的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已分别上涨29.84%、26.21%,在全球重要股指中领先。融通基金认为,在港股众多赛道中,科技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港股科技指数 02-21 10:33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中称,今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一直在大幅买入中国股票,多只中国股票ETF规模较去年年底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多家知名外资机构也频频现身中国优质企业的调研现场。
DeepSeek大热,香港科技板块受益明显。恒生科技指数相较美国科技资产而言估值更有优势,在国产科技爆发时或受益境内外资产的双重加持。
南方基金张延闽表示,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将在顺应社会进步的方向进行投资布局,具体看好科技和消费两个赛道。
资料显示,宽立私募基金由英国知名量化机构宽立资本100%控股,宽立中国钻选CTA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于今年1月16日成立,并于今年1月24日完成备案。
从此前披露的基金四季报来看,多只QDII基金已经调整了资产配置,在降低美股持仓的同时增配了中国资产。
1月15日,在富国基金2025海外投资策略会上,多位券商首席以及富国基金投研人员,共同探讨2025年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
近期中小市值公司相关的ETF遭抢筹,本周前两个交易日,140多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中证1000ETF、中证500ETF成为资金重点流入方向。
南方基金建议:当前持有债基的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或仍是明智之选;对于计划买入的投资者,需要适当降低投资预期;综合考虑投资胜率,建议更加关注债基的久期长短来做均衡配置。
多家外资机构表示,在企业盈利复苏、股票估值合理、政策工具充足等利好因素的支撑下,明年的A股市场将为主动管理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大手笔买入,华泰柏瑞基金也大手笔自购,合计金额高达1.15亿元。
近期,汇添富基金与安中集团签署了ETF互联互通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利安-招商新兴亚洲精选指数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业内人士表示,讲好中国故事、引入海外长期资金,成为当前公募行业推进全球化战略的共识。
英国量化巨头宽立资本(Aspect Capital Limited)旗下的宽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12月13日完成登记,成为2024年完成登记的第9家外资私募,同时也是2024年完成登记的首家外资证券类私募。
中证A500指数 2024-12-18 22:04
12月10日,290.33亿元借助股票型ETF入市,单日流入资金创下近两个月新高。从具体资金流向看,宽基ETF强势吸金。
股票型ETF 2024-12-12 11:50
华宝基金旗下港股互联网ETF的基金经理丰晨成表示,港股互联网板块有着良好的基本面支撑,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港股互联网板块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外资公募频频“上新”,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11月,贝莱德基金、宏利基金和摩根资产管理旗下各有一只权益类产品成立;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也于近日获批;富达基金旗下一只低碳主题基金将于12月开始发行。
根据首发上市日披露的数据,14只已上市交易的中证A500ETF中,个人和机构持有规模占比均值分别为73.5%和26.5%,整体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为主,但以险资、国资机构为代表的配置型资金也有布局。
从10月1日以来的机构调研情况来看,公募、私募以及外资机构调研积极性明显提升。从标的类型来看,北交所公司和“双创”公司备受关注。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