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显著升温,10多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部分基金更是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泰康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 结束募集 01-15 10:36
资金借道ETF入市,开年以来,短短3个交易日,ETF净申购额合计超过473亿元。与此同时,新发ETF密集上市,本周有13只ETF集中上市。
ETF上市 01-08 09:44
部分新成立的ETF,建仓速度十分快,南方上证180ETF仓位一日打满。从资金流向看,开年来两个交易日,高达300亿元涌入股票ETF,大资金扫货信号明显。
2024年,ETF净申购额合计超1.1万亿元,其中主要投资A股的权益ETF成为吸金主力,合计净申购额逼近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Choice数据显示,近三个月(9月12日至12月12日)成立的新基金共计募集资金2898.03亿元,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占一半以上。
从次新基金的业绩情况来看,多只基金成立两个多月净值增长就超过90%。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坚持逆周期布局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发布不到两个月时间,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规模已突破2100亿元,这也是规模增长最快的宽基指数产品。
从调仓动作来看,景林资产三季度减持了诸多美国科技股,如英伟达、脸书母公司Meta、微软等个股,还清仓了特斯拉和亚马逊。景林资产三季度重点买入了腾讯音乐、阿里巴巴、好未来、中通快递等中概股,并继续建仓苹果。
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的业绩表现与成立的时点密切相关。近期市场在急涨之后转入震荡,给一些仓位较低、刚成立的基金提供了入场机会。
近期,不少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陆续放开大额申购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大额申购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自购 2024-10-17 10:43
ETF已成为资金布局的重要方向,千亿级ETF阵营再度扩容,目前已有8只ETF规模超过千亿元,与此同时,多只宽基ETF近期宣布降费。
10月10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集中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定于10月15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从ETF的持有人看,外资、险资、券商、公私募、信托等众多机构现身其中。
9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持续显现,投资者对于私募产品的关注度也显著升温。综合多家渠道机构、私募管理人的最新反馈情况来看,私募客户对于股票多头类产品的关注、认购出现较为积极的迹象。部分业内人士预测,股票策略类私募产品认购、发行的峰值,还远未到来。
私募 2024-10-10 13:41
10月8日,前海开源基金公告称,自即日起,对旗下74只基金采取限购,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公告内所涉单只基金的最高金额调整为1000元。限购所涉及的品种主要为前海开源基金旗下持有A股股票及可转债的产品。
限购 2024-10-09 14:40
近期,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国资长线资金密集增持ETF。此外,首批中证A500ETF已经密集成立,有望为市场带来200亿元增量资金。
多路资金正在快速进场。在中秋节假期的前一周,近百亿元资金涌入股票型ETF。除此之外,多家外资机构近期在全球发行中国股票基金,用“真金白银”布局中国资产。
贝莱德智库认为,部分投资者降低了科技股的仓位,这意味着有了重新建仓的机会,在评估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是否合理时,关键是要将单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与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区分开来考虑。
根据截至8月16日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截至二季度末,共有7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出现了QFII的身影。
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A股市场不少板块中优质个股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且成长方向当前的吸引力更强,特别是医药、新能源、科技和消费受到较多关注。
从次新基金的净值变化情况来看,不少基金选择了快速建仓,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此外,从近期仓位情况来看,公私募基金普遍保持较高的仓位,彰显看多后市的态度。
7月10日,首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上市交易。这也是今年以来新成立的红利主题基金中,合计募资规模最大的一批产品,共募资超34亿元。上市首日,4只ETF表现分化。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与新基金的建仓节奏有关。
红利 2024-07-11 10:44
7月10日,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在上交所上市,博时国际旗下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ETF在港交所上市。
基金上市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2024-07-10 10:07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