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月19日,”5.19“是A股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23年前的今天,A股市场掀起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令人津津乐道。今年以来,受外围市场巨震的影响,A股市场表现不佳,3000点一度也被击穿。不过,5月份以来,A股表现明显有所改变,美股连续大跌,但A股并未跟随。昨天5月19日,隔夜美股再度创纪录的大跌,但A股居然低开高走逆势飘红,再次打破跟随美股跌的魔咒,走出独立行情。出现这样的走势,是否预示着A股至暗时刻已过,曙光就在前面呢?
至暗时刻已过?黎明将至?
华夏基金最新观点认为,最近美股持续调整,波动显著放大。美股的剧烈调整,拖累了整个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但A股依然走出独立行情。回溯历史,以往美股暴跌期间,A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每次调整结束的时点上,A股既曾早于过美股(2008年金融危机),同步于美股(2020年疫情),也曾多次晚于美股。那么决定A股与美股调整结束早晚甚至独立于美股行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经济基本面。走出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的走势,将是决定A股表现的核心关键。从当前看,无论是从政策面、基本面还是估值层面,市场信心都在转好,最悲观的层面或许真的已经快要过去。
其一,政策面接连释放利好。特别是4·29政治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表述,进一步夯实了“政策底”,经济增长动能有望在5、6月份逐步增强;此外重磅会议同时在房地产、平台经济、资本市场等领域积极表态,政策底进一步明确;5月18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召开,会议提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加大加快实施宏观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信号,提振市场情绪。
其二,基本面有望改善,复产复工稳步推进。
其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从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市盈率-TTM来看,均处于近两年低估区域,近5年和近10年也都位于历史中枢以下,的确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位置了。
其四,两市交易明显缩量。量能萎缩向来是一个公认的底部信号,当市场上想卖的人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一点上攻的力量就能促进市场回升。从A股历史经验来看,地量往往见到地价。
当前到底是底部反弹还是底部逆转
海通证券在对2005、2008、2012、2016年四次市场见底的统计后得出结论,从政策底到业绩底之间会形成市场底,而市场底出现均伴随五大类领先指标中的三项企稳:社融存量同比/贷款余额同比(反映货币政策);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反映财政政策);PMI/PMI新订单(反映制造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汽车销量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
当前,五大指标中社融指标已经企稳,后续需要持续跟踪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及国内疫情防控情况,还需跟踪海外经济情况。
当前市场中的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均接近过去4轮历史磨底期的估值水平,市场处于底部区间,但那么持有部分筹码才是相对更好的应对方法。不空仓、不满仓,等待市场先生出价,不错过反弹,跌了也有子弹补仓。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不如选择长期看好的产品,淡定定投,通过定时、定额的投入始终保持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