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指数的攻势,再次将市场的目光聚焦于硬科技赛道。一边是半导体与AI概念板块受到关注,另一边则是估值高企带来的担忧,许多投资者陷入了“怕错过”更“怕做错”的两难境地。对此,深耕科技赛道多年的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郑巍山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周期的思路。他表示,半导体与AI算力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共振,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强劲,投资方面聚焦海外AI产业链、国产AI产业链及半导体其他细分领域三大方向。
半导体与AI算力产业: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当前,半导体与AI算力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利好,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多项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
从需求端看,AI算力需求提升,算力产业链上市企业业绩频频报喜,多家公司提及,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算力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的稳步增长。根据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AI大模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商用进程加快,智算中心市场增长动力逐渐由训练切换至推理,预计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86亿元。
从供给端看,国内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领域不断爆发。
聚焦三大投资方向
郑巍山认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基于对产业的深入研判,郑巍山就以下三大方向进行了分享:
一是海外AI产业链,包括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光模块、印制电路板(PCB)及上游材料、液冷电源等环节。根据银河基金科技团队调研发现,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表现均较为亮眼。海外AI公司在未来一个季度依旧维持较为强劲的需求,三家海外大厂在训练和推理方面仍有明确需求。8月份推出的GPT-5,核心在于降低幻觉率和提升商业投资回报率(ROI),或利好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公司。
二是国产AI产业链。7-8月以来,供给端各个环节预期和实质改善都有发生,AI技术本身的快速迭代升级,叠加国家自主可控的战略推动,有望拉动相关环节在未来实现较快增长。8月21日国产大模型DeepSeek-V3.1正式发布,采用了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量身定制的UE8M0FP8Scale参数精度,显示出国产AI芯片的巨大需求潜力。
三是半导体其他细分领域,包括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从未来端侧景气度来看,数字IC、模拟IC中一些公司有望表现出色。在关税政策波动的背景下,多款通用料号的价格出现了明显回升,显示出需求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