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私募平均收益率超过2%,其中多资产策略和股票策略业绩领先。约有近千只私募基金净值创出成立以来新高,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比最高。
据悉,部分私募基金之所以在4月净值“逆势而上”,主要原因在于提前进行了组合的下跌保护,并在市场调整中买入优质中国资产。展望后市,绩优私募认为,在科技产业加速发展下,半导体、医药、新消费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加仓中国依旧是组合收益的重要来源。
974只私募基金净值4月创新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有974只私募产品(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且成立满1年)的净值当月创出历史新高。分策略来看,股票策略占据主导,净值创历史新高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共计333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则以282只的数量紧随其后,多资产策略、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的私募基金则分别有168只、160只和31只。
与此同时,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全市场12543只有业绩记录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52%。其中,多资产策略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2.87%,正收益占比达70.84%,股票策略产品以2.56%的平均收益率位居第二,正收益占比为67.89%。

“4月多只私募基金净值逆势创新高,一方面源于政策护航A股和港股的估值实现快速修复,另一方面则源于部分私募面对市场调整时积极捡拾筹码,在市场快速反弹过程中收获了可观的超额收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进化论资产创始人王一平也表示,清明节后市场震荡加剧,但是进化论资产从4月4日开始加仓中国资产,加仓标的主要是A股龙头消费企业和港股科技互联网公司等,4月8日组合已经加到满仓。
原泽私募创始人杨玉山也坦言,受益于经济持续复苏,科技、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吸引力,择机加仓A股和港股的优质资产,是今年投资的主要战略。
科技、医药与新消费受青睐
具体到行业投资机会,绩优私募对科技、医药和新消费等领域颇为关注。
复胜资产认为,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下,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趋于稳定,后续消费行业的创新变化值得关注。具体来看,消费者从过去讲究“性价比”,开始逐渐过渡到讲究“心价比”,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新的消费品类以及品牌都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AI+、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则是丹弈投资的布局重点。该私募强调,过去4年,中国创新药企在临床前和临床早期凭借工程师红利和低成本展现了巨大竞争优势,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药企的BD(商务拓展)超市,多家中国药企还借助MNC(跨国制药巨头)的渠道加快了创新药物上市进程,收获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优势大概率会进一步显现,相关机会值得研究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