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金显著净流入,多家基金公司启动限购模式,包括被动与主动管理在内的多只红利主题基金纷纷“闭门谢客”。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模式,红利资产作为防御性资产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据choice数据显示,11月4日,共有11只首发募集基金,其中,5只为股票型基金,4只债券型基金,1只混合型基金,1只为QDII基金。
首发募集 2024-11-04 10:09
近期,不少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陆续放开大额申购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大额申购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自购 2024-10-17 10:4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基金产品数量达到12036只,其中开放式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随之而来的是,基金产品数量众多,但同质化问题严重,投资者选基难度大幅增加。
据券商统计,5月,股债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投顾产品总体上较为青睐价值类行业。6月以来,被视作基金“专业买手”的基金投顾产品却逆势加大了对权益基金的配置力度。
调仓 2024-06-11 14:53
今年二季度以来,多只绩优ETF遭遇较大规模赎回,其中港股互联网主题产品占据大头,多只挂钩中国互联网50、中国互联网30、恒生互联网、恒生科技等指数的ETF集体“上榜”。与此同时,港股高股息主题ETF则在持续上涨的同时迎来了资金的“乘胜追击”,多只相关主题ETF借机实现规模翻倍。
港股 2024-05-27 09:44
近日,多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新发权益产品。据统计,今年以来,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等外商独资公募上报的基金数量合计已经超过6只。此外,还有外商独资公募表示,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和业务扩展的需要,公司在未来或持续增资。
近期,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宣布放宽申购限额,或是取消大额申购限制。与此同时,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连续两周提升,并创出近6周以来的新高。
申购 2024-04-03 10:21
随着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
近段时间以来,机构密集调研消费股。Choice数据显示,2月以来,燕京啤酒、安琪酵母、舍得酒业、好想你等多只消费股接待了超过50家机构调研,其中不乏头部公募和全球资管巨头。
近期,2023年四季度成立的公募基金产品已陆续开始建仓,其中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建仓表现较为谨慎,旗下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曲线十分平稳。业内人士分析,受权益市场低迷影响,基金经理在建仓过程中可能会谨慎控制权益仓位,采取逐步建仓的方式,以获取更好的贝塔收益。
次新基金 2024-01-12 10:24
施罗德基金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施罗德恒享债券基金:采用多资产配置策略,能够较好平衡波动与收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临近年底,国寿安保基金、西藏东财基金、汇丰晋信基金、蜂巢基金、长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集体开售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泰康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摩根资产管理、财通基金旗下的同类产品也在等候发行。
同业存单指数 2023-12-01 09:37
2023年还剩一个月,从目前的排名来看,年度业绩榜单仍有较大悬念。第二名和第三名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相差仅有0.5个百分点,第二名和第十名基金业绩相差也不超过10个百分点。
12月1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12-01 09:08
截至上半年末,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了百余只权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科创50、沪深300、上证180等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重点配置标的。
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冲刺战再度打响。固收类产品往往是基金公司在年底冲规模的“利器”,但今年一些基金公司对规模的追求更加精细化,对ETF等产品持营的力度加大。
11月23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11-23 09:0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