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在重构医药产业链生态,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带来更多机遇。今年以来,在科技投资浪潮下,过往3年业绩不振的医药主题基金,借AI东风迎来回暖行情。
[基金动态] 03-24 09:56
03-03 15:31
2月以来基金公司已累计对300余家上市公司进行了2600多次调研,公司业务如何与AI相结合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不少机构认为科技仍将是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中称,今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一直在大幅买入中国股票,多只中国股票ETF规模较去年年底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多家知名外资机构也频频现身中国优质企业的调研现场。
多位头部私募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显现出更高的性价比,科技成长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近期中小市值公司相关的ETF遭抢筹,本周前两个交易日,140多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中证1000ETF、中证500ETF成为资金重点流入方向。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去年净值涨幅达到69.23%,在全部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中排名首位。
多重信号表示,长期低利率时代或许已经到来。当下,如何选择稳健型投资工具变得尤为重要,纯债基金的配置“含金量”也在相应上升。
宏利恒利债券 2024-12-20 13:33
长盛互联网+基金经理杨秋鹏表示,长期看好AI应用的商业化潜力,包括B端的行业应用以及影视、营销、智能驾驶、机器人等。
Choice数据显示,近三个月(9月12日至12月12日)成立的新基金共计募集资金2898.03亿元,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占一半以上。
一些基金经理,靠着不断提升对科技的认知、持续的深入跟踪,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回报,华安基金李欣就是这样的基金经理。
在柴文超看来,投资要能够反映未来3到5年乃至10年的消费偏好,这个偏好除了一些比较扎实的传统行业,类似酒水这些必选消费品,还应该关注一些更新的消费品,包括一些潮玩公司、靠IP“出圈”的公司,以及部分零售公司等。
消费 2024-12-03 08:55
根据首发上市日披露的数据,14只已上市交易的中证A500ETF中,个人和机构持有规模占比均值分别为73.5%和26.5%,整体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为主,但以险资、国资机构为代表的配置型资金也有布局。
持有型不动产ABS作为一种介于传统ABS和公募REITs之间的新型权益型融资产品,它以灵活的审批机制、更广的适用范围和创新的结构设计,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融资选择。
不动产ABS 2024-11-28 09:45
从10月1日以来的机构调研情况来看,公募、私募以及外资机构调研积极性明显提升。从标的类型来看,北交所公司和“双创”公司备受关注。
根据上市公司非定期公告,多只先进制造领域股票获机构加仓。与此同时,机构也在密集调研寻找投资机会,近一个月机构调研次数超过5万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频频现身调研名单,其中包括睿远基金傅鹏博、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易方达基金张坤、富国基金朱少醒、财通基金金梓才、国泰基金程洲等。
调研 2024-11-18 09:08
ETF规模爆发式增长,权益投资生态圈随之生变:从话语权看,被动基金持仓超主动,成为影响市场的中枢力量。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公募基金下一阶段的投资主线渐渐明晰。基金经理们表示,投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主导向业绩预期主导逐步转化,其中成长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关注度较高。
10月以来,景顺长城科技驱动混合、华夏上证科创板200ETF、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基金相继上报。此外,从近期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来看,多位基金经理围绕硬科技领域布局。
10月上半月,已有超200家私募调研了45家上市公司,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板块成为私募调研的新宠,多家头部私募对消费板块加码布局。
随着各项货币、财政政策频出,险资机构正就新的市场情况,进行战术上的调整,长期看好权益市场表现的险资机构有意向逢低增配权益类资产。
公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国庆节后首周(10月8日-10月11日),共有107家公募基金对3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275次调研,软件开发行业最受青睐。
调研 2024-10-14 13:10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