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在重构医药产业链生态,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带来更多机遇。今年以来,在科技投资浪潮下,过往3年业绩不振的医药主题基金,借AI东风迎来回暖行情。
[基金动态] 03-24 09:56
葛兰表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同时2025年一季度,也会继续看好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
在创新药市场快速增长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双重利好推动下,近期资金正积极涌入对利率变化敏感的港股创新药ETF。截至12月17日,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主题基金——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已连续六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买入,其份额达到创纪录的101亿份,成为全市场首个突破百亿份的港股创新药主题ETF基金。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频频现身调研名单,其中包括睿远基金傅鹏博、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易方达基金张坤、富国基金朱少醒、财通基金金梓才、国泰基金程洲等。
调研 2024-11-18 09:08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政策出台后,股市的结构性机会增多,尤其是互联网、医药、科技等板块的优质企业有望演绎亮眼行情。
随着A股三季报陆续披露,公私募机构进入调仓的重要时间窗口期。9月下旬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政策显效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已成为基金机构关注的重点。
三季报 2024-10-31 10:37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对标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几乎涵盖了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兼具科技属性和龙头属性。
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表示,聚焦有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的方向,具体看好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内需和顺周期方向,以及科技、创新药等产业方向。
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拟任基金经理何博表示,作为全球较便宜的风险资产之一,港股市场或承接更多的海外资金回流,科技股具有高弹性、对利率敏感等特征,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天风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较前一周估计值分别上升了0.32个和0.02个百分点。此外,除主动型产品外,来自被动型产品的资金一直在加码,持续支撑场内资金面企稳。
泰信基金陈颖认为,医药行业的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很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后续可重点关注创新药与创新器械以及“出海”方向。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8月23日,超20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7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接近300亿元。从加仓方向来看,诸多知名私募偏爱科技板块。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经济逐步修复背景下,A股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尤其是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以及有望实现困境反转的消费、医药等领域。
私募 2024-08-22 09:00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8月13日,近10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1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达55.28亿元。
近期,经历较长时间调整的医药板块出现回暖迹象。据统计,7月以来多只医药ETF和主动权益类产品涨幅超过5%。站在当下时点,多家机构认为,结合估值、机构持仓和政策面等多重因素来看,医药板块或已具备配置价值。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7月25日,7月以来共计774家私募进行了2224次调研,具体到行业来看,科技、医药等板块备受青睐。
新近公布的公募二季报显示,随着美股的回调,不少QDII基金经理开始提防美股科技股的风险,并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截至6月28日,今年以来一共有127家公募机构对旗下产品进行过自购和赎回,其中有114家公募机构进行过2690次自购,103家公募机构进行过810次赎回,最终合计净申购金额为38.82亿元。
ETF 2024-07-04 09:08
换手率,也称为“持股周转率”,反映基金经理对持仓股票交易的频率,即基金持有某只股票或债券的平均时间长短,是衡量基金经理交易频率的重要指标。
换手率 2024-06-18 11:03
一季度,多只纯债基金基金规模增加60亿元以上,包括今年来收益率2.79%的华夏鼎茂债券、2.64%的广发双债添利债券。
公募产品端 2024-05-10 08:52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