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持仓可以发现,公募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持最多的仍是债券类资产,市值增长高达12.44%。除国债以及同业存单外,可转债成了公募基金布局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认为,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天风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较前一周估计值分别上升了0.32个和0.02个百分点。此外,除主动型产品外,来自被动型产品的资金一直在加码,持续支撑场内资金面企稳。
中秋节假期后首周,8只权益类基金启动发行(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红利类基金数量较多,在红利板块调整之后,多家基金公司开始低位布局。
据统计,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个月份额增长逾20亿份,在所有跨境ETF中排名首位。此外,多只港股ETF在此期间份额增长也均超过5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不仅因为市场上仍有超额收益可以挖掘,而且得益于一些增强策略的有效性,指增产品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指数增强基金 2024-07-29 10:48
截至7月1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3707.42亿元,超过2023年和2022年全年净买入额。站在当下时点,基金经理认为,结合资金面、基本面及估值等因素,港股下半年仍存在不少投资机会。
在机构看来,今年以来被动型基金份额的持续增长,表明资金仍可能处于向股市转移的趋势中,未来随着基本面逐步企稳回升,宽基指数有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流入。
被动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进可攻退可守”的增强指数型基金获得投资者青睐,基金公司近年来也加大该类产品的布局力度。数据显示,超过70%的增强指数型基金今年以来取得超额收益。拉长时间来看,近五年来取得超额收益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占比超过90%,富荣沪深300增强A的期间超额收益率高达111.71%。
慢牛长红的长江电力,理应是公募基金的掘金地。但长期持有长江电力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并不多,反倒是少数指数基金长期持有长江电力,部分私募和险资也获利颇丰。
长期持有 2024-06-04 10:07
除主动型权益基金以及固收类基金外,今年以来在倡导分红的大背景下,国内公募市场上多只宽基ETF宣布加入分红“大军”,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成立多年来首度分红的情况。
截至4月底,私募已连续三个月整体实现正收益,今年以来平均回撤收窄至0.41%。与此同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也出现回暖态势。
面对处于风口的指数基金赛道,公募行业拼抢得越来越激烈,各家公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图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公募基金ETF业务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4只ETF联接基金将集中在本周发售。业内人士认为,联接基金的发行热,实际上是ETF竞争从场内延伸至场外的一种表现。
ETF连接基金 2024-04-08 09:41
此前连涨多日的红利ETF近两个交易日出现调整,业内人士表示,除公募基金外,保险资金同样对红利策略有配置需求;从估值角度来看,中证红利指数当下的配置性价比依然较高。
2月27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4-02-27 09:02
过去几个月,尽管多个市场底部信号接连出现,但市场走势依然疲软,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乏人问津。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被动型基金产品颇为热销。这种“越跌越买”的工具性产品,堪称逆向布局的利器,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基金公司也顺势布局,开年以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申报相关产品。
投资灯塔 2024-01-09 13:08
近日,易方达基金再次宣布下调旗下ETF费率,“降费潮”从主动型基金扩大到被动型基金,在今年竞争较为激烈的ETF领域,“费率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持续有公司加入降费队伍,还有公司刷新费率新低。
ETF费率 2023-12-01 09:44
2023年还剩一个月,从目前的排名来看,年度业绩榜单仍有较大悬念。第二名和第三名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相差仅有0.5个百分点,第二名和第十名基金业绩相差也不超过10个百分点。
12月1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12-01 09:08
截至上半年末,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了百余只权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科创50、沪深300、上证180等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重点配置标的。
近日,北交所市场交易活跃,相关行情引发投资者关注。公募人士表示,北交所部分标的具有估值优势,板块关注度提升有望进一步推高流动性和估值,相对看好代表中国产业发展方向的“专精特新”细分市场制造业龙头。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