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科技股在广度和深度上一直处于全球科技投资市场的领先位置,但该领域向来由几家知名巨头主导,资金集中流向少数科技股,导致交易拥挤且估值偏高。反观美国市场之外,投资者或许忽略了一些基本面强劲且被低估的科技股选择。
[投基有道] 10-15 14:33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最热的关键词莫过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成为TMT板块强势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前瞻布局相关板块的基金取得亮眼表现。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广发睿盛混合A近一年收益近60%,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约40个百分点。
10-13 14:11
谈到近期中国科技股的强劲上涨,朱冰倩认为,这是“政策驱动+业绩改善+资金追逐+情绪升温”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基本面改善的支撑,也明显受到市场情绪和短期资金博弈的影响。
[基金焦点] 09-15 14:47
多家公募基金发布的半年度策略释放积极信号:在全球资产再平衡过程中,中国权益类资产长期配置价值显现。作为新经济“三剑客”,AI、创新药、新消费领域备受市场关注。
AI技术正在重构医药产业链生态,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带来更多机遇。今年以来,在科技投资浪潮下,过往3年业绩不振的医药主题基金,借AI东风迎来回暖行情。
[基金动态] 03-24 09:56
据万得数据,2月5日至7日三个交易日科创综指上涨6.43%,DeepSeek指数、人形机器人指数分别大涨27.48%、9.82%。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团队认为,未来一年甚至若干年,科技或将是重要的投资主线。
在三位绩优基金经理看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的背景下,经济有望稳步复苏,投资布局时点已经到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科技浪潮汹涌而来。
一些基金经理,靠着不断提升对科技的认知、持续的深入跟踪,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回报,华安基金李欣就是这样的基金经理。
近日,鹏华科创板新能源ETF和嘉实科创板工业机械ETF报会并获受理,为境内跟踪科创板新能源指数和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的首只ETF产品。
近期市场行情震荡上扬,宏观经济边际修复,去库存周期逐步见底,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海外美元有望开启降息周期,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向上行情。
近日,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陆续召开2024年度投资策略会。头部公募对2024年经济形势整体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经济结构性亮点值得持续关注。在2024年投资策略中,多家头部公募看好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科技方向依然是获得较多共识的布局重点。
9月29日,蔡嵩松因个人原因离任诺安积极回报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及诺安成长混合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相关产品分别由刘慧影、邓心怡和陈衍鹏接棒管理。
今年以来,超2200只“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69%,其中有88只基金收益率超过5%,一些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超20%。
7月17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7-17 09:08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投资无疑是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热点。在存量资金的博弈行情下,人工智能板块对其他领域资金的虹吸效应显著。不过,近期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退烧”,市场观点出现一定分歧。不过,西部利得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何奇依然看好科技板块。
日前,中金湖北科投光谷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中金湖北科投光谷REIT”)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中金基金为基金管理人。
中金湖北科投光谷REIT 2023-04-27 13:09
ChatGPT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热潮,科技投资风生水起。作为长城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的代表,赵凤飞深耕科技研究17年,倾注了全部热情。
作为市场上最早一批TMT基金经理,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金梓才经历过早年间TMT板块火热的行情,也曾苦熬过长达数年的低谷期,这让他对行业周期的理解愈发深刻。
在中欧基金,有一支专注于大科技领域的投研战队,4位中生代基金经理加10余位相关科技行业研究员。他们聚焦引领科技投资的浪潮,彼此各有所长,在科技股的赛道里深耕细作。他们关心的并不是短期频繁切换的热点,而是AI究竟会带来哪些新的需求,哪些产业将发生变革。从长期视角出发,寻找真正能实现业绩兑现的公司。
截至3月10日,今年以来,险资已三次举牌上市公司,公募基金、外资也不甘落后纷纷举牌,还有一部分老牌“牛散”高调增持。业内人士认为,举牌往往会提升曝光度,对持股稳定性有所约束。
3月13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3-13 09:22
2月以来,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或“一日售罄”,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百亿级规模产品也受到资金青睐。渠道人士透露,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管理的私募产品目前募集资金已超过24亿元,资金申购热情超预期。
2月16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2-16 09:20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