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专区] 04-01 16:35
基金清盘是指基金公司终止一只基金的运作,将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后,按照比例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相当于你被强制赎回基金份额。
[投基有道] 03-27 09:55
[基金动态] 03-25 15:05
AI技术正在重构医药产业链生态,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带来更多机遇。今年以来,在科技投资浪潮下,过往3年业绩不振的医药主题基金,借AI东风迎来回暖行情。
[基金动态] 03-24 09:56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具身智能指数持续上涨,年内涨幅接近43%。
[基金焦点] 03-19 14:41
上证基金宝通过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国内市场一共有334只基金重仓持有阿里巴巴-W股票。其中,新进174家,增持93家,持有数量共计51018.67万股。
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理解、生成、多模态能力,从提质、增效两条路径拓展了更复杂情境下的AI+医疗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至2029年,国内的AI智能诊疗产品在消费者端的年理论市场空间可能超过700亿元。
AI医疗 华宝中证医疗ETF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 02-21 13:48
截至2月18日,代表港股科技的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已分别上涨29.84%、26.21%,在全球重要股指中领先。融通基金认为,在港股众多赛道中,科技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港股科技指数 02-21 10:33
华宝医疗ETF基金经理胡洁表示,“AI+医疗”有望在药物研发、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AI医疗赛道备受关注。
顾钰相对看好科技和红利两大投资主线,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科技+红利”的组合或能够兼顾进攻与防守。
南方基金张延闽表示,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将在顺应社会进步的方向进行投资布局,具体看好科技和消费两个赛道。
多位头部私募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显现出更高的性价比,科技成长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1月22日,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3日,国新办又召开相关新闻发布会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发市场与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葛兰表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同时2025年一季度,也会继续看好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
陈晨表示,投资策略层面将继续专注于能源和制造领域,风格上看好周期股和小盘股,以捕捉市场复苏的潜力,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努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在基金公司于中证A500ETF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一些公司则发力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创新、稀缺型ETF,寻找弯道超车的可能。
近三个月,机器人相关ETF份额显著增长。从此前披露的基金季报来看,不少公募基金已提前埋伏这一板块,重点布局拥有核心优势的优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继成功发行首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后,贝莱德基金旗下又一只指数增强产品--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1月2日起发行。
基金发行 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 01-02 11:00
通过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向积极践行ESG理念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转变投资者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短视偏差,激发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及挂钩的ETF产品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
赵云阳表示,ETF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三个趋势值得重视:一是规模进一步向宽基集中,二是产品创新空间巨大,三是对细分科技方向的布局越来越多。
在邬博华看来,新能源行业每一轮变革都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与此同时,每一轮产业升级都有可能出现有别以往的引领力量,这也是新能源行业的一大魅力。
12月9日,首只央企ESG ETF产品——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上市,首发募资达8.76亿元。
据统计,四季度以来,8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其中多数产品重仓科技产业。QDII产品中,美股科技股及东南亚科技股相关产品在业绩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29日,11月以来股票型ETF日均成交额近1200亿元。除了近期十分火热的中证A500ETF,科创相关ETF也受到资金追捧。
贝莱德智库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彻底重塑经济与市场,但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较大问题。贝莱德智库通过建设、应用和转型这三个阶段作为框架,来跟踪人工智能革命的发展情况。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