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西部利得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相对于被动的指数类、ETF类产品有其特别的优势。
随着A股三季报陆续披露,公私募机构进入调仓的重要时间窗口期。9月下旬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政策显效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已成为基金机构关注的重点。
三季报 2024-10-31 10:37
申万菱信基金经理王赟杰表示,券商板块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从当前市场发展态势看,未来业绩弹性可期。除了券商板块以外,新能源板块有望重回视野,红利资产也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截至6月28日,今年以来一共有127家公募机构对旗下产品进行过自购和赎回,其中有114家公募机构进行过2690次自购,103家公募机构进行过810次赎回,最终合计净申购金额为38.82亿元。
ETF 2024-07-04 09:08
哑铃策略 2024-07-03 09:32
据悉,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一季报显示,在一季度的震荡行情中,基金经理“高举高打”,以高仓位运行,但对持仓结构略有调整。展望后市,基金经理们相对乐观。
平安基金平安鼎越混合基金基金经理林清源认为,AI板块或将成为A股市场2024年整年的投资热点,中间主线可能会换,比如从硬件换到应用软件。
AI板块 2024-03-28 14:11
市场人士认为,新能源一方面接棒人工智能,让行情的轮动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打消了市场参与者对反弹行情持续性的隐忧。
价格下跌和技术进步,使产品的性价比大幅提升,随着需求的恢复,板块有望重新迎来一轮估值和盈利双双见底回升的机会。
2024年首周,公募基金就开启了“吸金”模式,积极布局春季行情。1月伊始,多只权益类基金放开大额申购限制,且基金新发数量较大。
1月4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4-01-04 08:30
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新高管,已有数家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新任总经理,其中不乏万亿规模的大型公募机构,另外还有多位副总经理级别的高管变动发生。
1月3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4-01-03 09:08
从往年的市场走势看,年底市场经常会发生风格切换。从机构观点看,资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低估值的成长板块有望迎来较好布局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六成投顾预期四季度经济增速回升,权益类资产仍是四季度最具配置价值的资产,对消费板块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显示,相较二季度末,公募权益仓位呈现小幅提升。在行业配置上,新能源板块被大幅减持,消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整体提升较多。
三季报傅鹏博、赵诣等知名基金经理最新持股得以浮出水面,整体来看新能源与大消费成为基金经理重点加仓的板块。
在市场的震荡调整中,机构密集出手,积极捡拾筹码。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最新股东数据,让部分基金最新持仓浮出水面,从整体来看,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医药、新能源板块颇受青睐。与此同时,机构也在调研中寻觅投资机会,据统计,近一个月,机构调研次数罕见超过7万次。
郭晨表示,近期重磅政策迭出,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结构性机会已然上演,算力等人工智能环节或存在较大的“预期差”机会。
8月31日,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根据天相投顾发布的数据,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积极调仓换股,净买入金额较多的个股中,有多只AI、数字经济相关标的,包括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这些公司上半年股价取得不错的涨幅。
邹江渝从经济复苏周期和产业政策周期两个维度来看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对于AI仍持偏乐观的态度,新能源和半导体都是值得布局的赛道。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资金持续流入,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持续增长,其中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等产品最新规模均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近期,市场强势反弹,资金延续4月中旬以来的浓厚“抄底”情绪。7月以来,约383亿元资金涌入A股ETF,科创50、沪深300相关ETF最为吸金。
ETF 2023-08-01 09:26
神爱前说,未来几年经济处于转型期,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政策导向的科技、高端制造、医药等成长性行业的对比优势有望逐渐扩大,而一些经济贝塔相关性大、同时暗含预期过高的板块面临一些压力。
公募重仓的新能源板块能否否极泰来?一骑绝尘的AI主题后续会不会延续强势?针对上述两大热门板块,基金经理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7月19日至20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银华基金等基金公司陆续披露旗下基金二季报。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刘格菘、萧楠、李晓星等二季度调仓换股路线随之浮出水面。
7月21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7-21 09:10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