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 ,2月,全球实物黄金ETF大幅流入约94亿美元,实现自2022年3月以来最强劲的月度表现。
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认为,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大多数基金公司认为,在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2025年权益市场蕴藏丰富的结构性机会,包括AI产业链等在内的科技板块以及与大众消费有关的消费板块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也有许多可挖掘的投资机会
过去一个月来,5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公告成立,多只新成立的基金名字中含有数字经济主题、半导体等关键词。
7月4日,中证红利指数下跌0.65%,煤炭、银行、公共事业等多个板块震荡回调。拉长时间来看,红利资产的调整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该指数已经从5月31日的5669.49点下跌至7月4日的5384.29点。
红利 2024-07-05 15:07
展望未来的医药行业,太平基金权益投资研究部总监陆玲玲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政策新支持、创新收获期、需求可持续、估值底部区域。
基金的资产规模是流动性的保障,一般规模较大的ETF更受投资者青睐,其成交也会更加活跃,从基金规模上看,游戏ETF(159869)基金规模最大,为59.3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传媒ETF(512980)、游戏ETF(516010),分别为38.14亿、21.05亿元。
廖凌中观产业投资方向,2024年将继续关注“新内需”、“制造出海”、“自主可控”三大主线。
展望2024年,机构一致认为,经济与权益市场有望回暖,当下可以更乐观些。就具体投资机会而言,科技、医药成为关键词。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新发市场迎来小高潮。截至12月24日,12月以来公募基金新发募集规模高达1421.60亿元,较前期明显回暖。
12月25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12-25 08:53
当前重点是在稳定的政策框架下,寻找产业增量。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设备国产替代、药械出海等方向都有新的逻辑和方向。
回报比货币基金高、回撤比其他固收类及权益类基金小,在净值化大潮中,短债基金已成为替代理财产品的强有力竞争者。
近期,数字经济板块频频获得政策扶持,成为领跑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新型工业化此前被定位为国家级大战略后迎来政策密集爆发,相关概念股反复活跃。日前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也被明确量化指标,不少个股闻声大涨。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顶流基金经理自购份额显著提高。其中,易方达基金的陈皓在2022年下半年连续加仓自己管理的6只产品,自购份额超过300万份。
9月8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9-08 09:08
从业14年来,李帅实地调研了1200余家上市公司,见过500多位董事长,这些经历使他对产业的变化颇为敏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基金经理定义科技领域的关键词:科技自主、景气改善、创新升级;科技产业大周期 、AI、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安全。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A股仍具备震荡上行的基础。分子端,经济复苏的趋势仍在。分母端,估值依然较低。货币政策将呵护经济增长,海外加息也进入尾声,今年流动性将保持宽裕。上证指数ERP处于2000年以来80%分位,风险偏好仍处低位,后续修复的空间较大。
钱亚风云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向的产业逻辑: 一是航空行业; 二是地产行业; 三是消费电子行业; 四是医药行业。
4月6日,A股市场芯片概念整体走强,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涨逾6%,紫光国微、澜起科技涨逾5%;受重仓股强势上涨影响,场内跟踪芯片相关ETF大涨超5%,截至发稿,半导体ETF(512480)、科创芯片ETF华安(588290)、芯片ETF龙头(159801)分别涨5.28%、5.03%、4.97%。
基金人士表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备受市场瞩目和追捧,此外,数字安全、基建以及高端制造等有望成为今年投资赛道的“重头戏”。高净资产收益率、高股息和低负债的央企和国企,成为市场下一阶段关注重点。
3月24日基金要闻精选 2023-03-24 09:19
近期,市场较为震荡,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杨刚表示,企业盈利与股票估值的双重修复,或有望推动A股市场继续震荡回暖。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