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产品线进一步优化,市场培育活动积极开展,深市ETF市场生态得到进一步完善。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认为,在步入2025年之际,展望全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似乎已充分估值,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仍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期分析师普遍看好储能行业,认为中国大储商业模式优化是发展动力,电网智能化投资受关注,储能长期需求空间巨大。
根据上市公司非定期公告,多只先进制造领域股票获机构加仓。与此同时,机构也在密集调研寻找投资机会,近一个月机构调研次数超过5万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对权益类基金的净申购金额为22.84亿元,私募基金自购股票策略基金的金额约为7亿元,总计近30亿元。
自购 2024-11-08 09:36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公募基金下一阶段的投资主线渐渐明晰。基金经理们表示,投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主导向业绩预期主导逐步转化,其中成长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关注度较高。
随着A股三季报陆续披露,公私募机构进入调仓的重要时间窗口期。9月下旬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政策显效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已成为基金机构关注的重点。
三季报 2024-10-31 10:37
首批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正式披露。泰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蜂巢基金等率先披露了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三季报,最新调仓路线图浮现。从基金观点来看,多位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明确表示,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资金借助ETF入市的步伐在加快。近期,宽基ETF成交频频放量,股票型ETF单日净申购额多次超过百亿元。据统计,8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已超过1100亿元。拉长期限来看,今年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突破7000亿元。在这股申购大军中,机构是重要买主。
持仓 2024-09-02 10:55
据悉,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表示,在科技股投资中,关键是根据行业规律,把握好投资周期和产业周期,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体系。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避开类似瑞丰达资产设下的圈套,除了事前甄别诡异情况,还需要在事中予以监督跟进。不仅要看到高收益,还要看到高收益从何而来,更要相信常识。
截至目前,已披露2024年一季报的公司中,已有超过百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或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社保基金的身影,涉及数十个社保基金产品组合。
社保基金 2024-04-24 09:24
据choice数据显示,4月1日,共有16只首发募集基金,其中,7只债券型基金,6只为股票型基金,2只混合型基金,1只FOF基金。
首发募集 2024-04-01 13:55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后续需要更加重视政策趋势和产业趋势带来的细分赛道和细分行业投资机会,今年或将是一个产业趋势投资和政策主题投资的大年。
博时基金2024年投资联席会阐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MR等智能硬件、医药生物产业、新型电力系统、卫星产业链成为重点关注的焦点。
前沿科技创新 2024-01-15 13:24
华控基金董事总经理华桦:未来可以锚定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注于科技创新发展,积极把握半导体产业链、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质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六成投顾预期四季度经济增速回升,权益类资产仍是四季度最具配置价值的资产,对消费板块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