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基金公司已累计对300余家上市公司进行了2600多次调研,公司业务如何与AI相结合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不少机构认为科技仍将是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
在政策红利与科技创新共振下,人工智能产业有望成为一条长期投资主线。由于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较多,涉及众多细分赛道,产业变化较快,投资难度较高,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作为AI主题指数,集合AI核心企业,具有覆盖面广、收益弹性大的特征,或成为产业发展红利背景下的AI核心资产。
顾钰相对看好科技和红利两大投资主线,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科技+红利”的组合或能够兼顾进攻与防守。
据万得数据,2月5日至7日三个交易日科创综指上涨6.43%,DeepSeek指数、人形机器人指数分别大涨27.48%、9.82%。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团队认为,未来一年甚至若干年,科技或将是重要的投资主线。
多位头部私募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显现出更高的性价比,科技成长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2024年,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7470.17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158%。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多只重点布局港股市场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保持较高仓位,同时对持仓进行了调整。
港股 01-27 09:37
从1月13日起,太平中证红利指数启动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子权认为,红利资产得到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支持,将成为今年的一条投资主线。
吴国清表示,各行各业都存在周期性和成长性,行业的周期性、成长性特征会随着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025年1月,红利基金集中“上新”。1月10日和13日,银河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太平中证红利指数将分别启动发行。华宝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则已经进入发售期。
红利基金 01-09 10:05
集成电路ETF 01-07 15:12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去年净值涨幅达到69.23%,在全部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中排名首位。
外资公募频频“上新”,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11月,贝莱德基金、宏利基金和摩根资产管理旗下各有一只权益类产品成立;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也于近日获批;富达基金旗下一只低碳主题基金将于12月开始发行。
金梓才认为,ETF可以帮助投资者抓住整个市场的上涨机会,科技板块或带领市场进一步走强,围绕AI的布局和投资仍将是主线,是本轮行情的重中之重。
从投资风格来看,莫海波擅长左侧布局,在对投资标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敢于重仓买入。同时,他在择时上也有敏锐的判断力,往往卖在“人声鼎沸”时。
天弘基金混合资产部基金经理张馨元有一套基于经济循环的行业配置框架,用宏观、中观、微观三者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行业配置的胜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规模达81.36亿元,连续两个月超过80亿元,资金情绪明显回暖。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公募基金下一阶段的投资主线渐渐明晰。基金经理们表示,投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主导向业绩预期主导逐步转化,其中成长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关注度较高。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全球AI周期仍处于中早期阶段,无论是在美股还是港股,AI都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布局的主线。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私募、信托、险资等机构纷纷现身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多只中证A500ETF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了40%,仅私募机构就有18家认购相关ETF。
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拟任基金经理何博表示,作为全球较便宜的风险资产之一,港股市场或承接更多的海外资金回流,科技股具有高弹性、对利率敏感等特征,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名称中带有“红利”字样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上涨4.19%。
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表示,在科技股投资中,关键是根据行业规律,把握好投资周期和产业周期,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体系。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可比基金平均仓位为79.83%,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分别为89.2%和78.49%。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
申购日期
2022.06.18